相关推荐
乌兹别克斯坦 , 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可能是个比较陌生的国家 , 但实际上 , 它早已小有气 :
△这是“ 东方犹 太 人 ”的故乡。从 这里 出 来的 粟特 商人,精明能干,曾富甲唐王朝的长安城 。《大唐西域记 》记录的粟特人的赭时国 , 就是塔什干。
△这是宗教传承的胜地 , 古梵文“ 布哈拉 ”, 庙宇意,伊斯兰教传入后 , 佛教的庙宇成了大苏菲主持的清真寺 , 这里就成了阿拉伯世界外的最著名的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
△这里是武士的辈出之地。坐镇撒马尔罕宫廷的跛子大帝帖木耳 , 曾威震当年的半个世 界 , 而“ 乌兹别克 ”之名就源于金帐汗国的著名可汗月即别。
因此,我们说,乌兹别克斯坦曾是商人、“苏菲”、武士共聚过的沃土。这就是乌兹别克斯坦深厚的历史文化。今日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虽与我国没有共同边界,但是我们的近邻。早年许多乌兹别克商人留在新疆,其后代现成了中国的少数民族乌孜别克族。
乌兹别克斯坦面积为44.74万平方公里,是内陆国家,周围与中亚各国为邻。北靠哈萨克斯坦,东临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有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约有百分之七十的领土位于中亚大草原上。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入侵者都把这里作为定居的地方。西南部接帕米尔;东北为草木茂盛、人口稠密的费尔干纳谷地,该谷地一直被看成中亚政治的晴雨表;乌兹别克草原的南部与土库曼沙漠相接在一起;西部则是生态破坏严重的咸海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心仍被认为是长30公里、宽170公里的费尔干纳谷地。谷地三面为群山环绕,五条大河流经其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谷地大部分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但其东北部延伸至吉尔吉斯斯坦并达奥什市,南部绵延到塔吉克斯坦并达卡尼巴达姆市。以费尔干纳市、纳曼干市和安集延市为中心,谷地分成三个不同的区域。自古以来,以中亚花园的美名闻名于世。
乌兹别克人勤劳于务农,善于经商,同时也畜养羊。乌兹别克人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狗、驴、骡肉等,以牛、羊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要食物。喜欢吃抓饭、烤肉串。乌兹别克族常吃的食品还有“库尔达克”(土豆炖肉)、“尼沙拉”(用蛋清和白糖做成的食品)、抓肉、烤肉、烤包子、拉条子、大米绿豆汤、米肠子、面柿子等。根据乌兹别克族的传统习俗,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座。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揍鼻涕或者大声说话。否则会被认为没有礼貌。
乌兹别克姑娘特别美丽,传统民族服装是刺绣精美的小帽和五颜六色的爱迪里斯绸袍。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一般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一顶手工制作的小帽和一件精心缝制的棉袍通常是乌兹别克人送给重要来宾的贵重礼物。
乌兹别克人能歌善舞,舞蹈以优美轻快、多变、节奏性强为特色。还有一种“斜格乃”琴造型独特,三角形,音色优美动人。古代,巫师就是乐师。现代乐师学会了西方的小提琴,但拉小提琴的姿势却类似我们拉二胡。
巴扎(巴扎即集市)文化是中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所有的乌兹别克城市里,来访者都会为那里的巴扎着迷。巴扎上除了各种商品供应充足外,也是人们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各民族情况的场所。几十个民族的不同的肤色、骨架结构、眼睛和举止令人眼花缭乱。各种不同的服装、帽子、斗篷、靴子和首饰交相辉映,显示出各民族的差异,充分说明了中亚是世界的大熔炉。
乡村的巴扎(集市),还是传统的,只是传统的毛驴与现代的小轿车共在。而最传统的手工业大概只能在乡村可见。60年代,布哈拉的毛驴车仍是传统的木制车轮。2005年,在最现代化的首都塔什干竟然也有毛驴车的身影,但轮已是现代胶轮。乡村里仍然可见骑驴的老阿訇和牵着两只羊的放羊人。
乌兹别克人的先民曾信仰过佛教、摩尼教、景教,自从饭依伊斯兰教后,就是特别虔诚的穆斯林。一千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布哈拉成为伊斯兰学术文化的又一个中心。乌兹别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属其中的逊尼派。塔吉克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阿塞拜疆人、鞑靼人、维吾尔人等也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占人口总数9O%以上。除逊尼派以外,乌兹别克还有什叶派、苏菲派、瓦哈比派等15个宗教派别和非传统教派。
乌国穆斯林人口、礼拜场和宗教学校的数量在中亚五国中居首位,正式登记的清真寺有2000座。乌兹别克人的伊斯兰信仰在中亚穆斯林人口中素有正统和保守的名声,而费尔干纳地区、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又一直是中亚的宗教中心,所以乌兹别克斯坦被认为是阿拉伯外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学术文化中心。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三六常识 鲁ICP备202202155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