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对联,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应用广泛,许多头条的友友们热心参与“对对子”。为让更多的友友了解和学习对联,本人通过对相关书籍、讲义及网络资料的归集整理,撰写有关对联的系列文章。务求条理清晰,简单易懂,期望对各位阅读者有所启发和收获。阅读完成,文末有福利。
对联的平仄对仗,是为了声调的和谐悦耳,诵读时朗朗上口,达到一种韵律之美,同时对联意的表达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如果你花费了半斤脑汁写出来的对联,读来拗口,听来别扭,谁还有兴趣去看你的联意是什么?所以了解掌握对联的平仄格式十分重要,下面向友友们作简单介绍。
一、一言联至七言联的基本平仄
一言联:
格式:仄~平
举例:墨;泉。古;今。
二言联:
格式:平仄~仄平
举例:看水;听泉。凫短;鹤长。
三言联(两种格式):
格式一:平平仄~仄仄平
举例:春花艳;夏雨凉。
格式二:平仄仄~仄平平
举例:星拱北;月流西。
四言联(两种格式):
格式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举例:齐蝉噪晚;蜀鸟啼宵。
格式二: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举例:海蟾轮满;江水域长。
五言联(两种格式):
格式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倒卷全江雨;狂驱大泽云。
格式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举例:清庭花锁月;夏榭水含烟。
六言联(一种格式):
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举例:
日落江声带湿;
风来海气含腥。
七言联(两种格式):
格式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江风鼓急宣红玉;
秋雨楼空感绿珠。
格式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举例:
觅醉花间三爵酒;
消闲竹外半床书。
按照上述平仄规范写好一至七言联,写长联就有基础了。
八言句,则可以看成三五组合。
九言句,则可以看成四五组合。
十字可由三七句组合。
十一言句,那就常被组合成四七句式。
以此类推。
但对联的平仄相谐也不是绝对的,当使用叠字、复字、回文、谐趣等技巧时,可以变通(下文有讲)。
二、关于平仄变格
1.平仄变格之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
具体来说:三言句“一不论”,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举例(上联):
柳三变(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
风清云静(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平平平仄);
明月几时有(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风归去(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平平平仄)
电信九州枢纽(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闲坐看花笑(正格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2.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
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虽然极少,但也是很典型的变格。
举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复字格)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谐趣、数字格)
逝水载往事此去不返 ;
新人说真情常来重游。
(全平对全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除特殊联格,原则上创作对联还是要遵循对联平仄的规范要求。
三、对联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允许对联平仄变格,但应避免犯禁忌,成为“病联”。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四言联以下不存在此类问题,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予以避免。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以上联为例: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
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当然也有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就是将其它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不作详解)。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与孤仄、孤平相同。
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
因此,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三字作变格。
以上是对对联平仄格式的讲解,希望对友友们有所帮助,祝创作快乐!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三六常识 鲁ICP备202202155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