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知识

诗经的朝代:是诗经时代社会风貌的反映,开篇诗为什么是《关雎》?

286人浏览   2024-02-13 13:11:02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305篇。在先秦时期人们习惯上把《诗经》叫《诗》或者直言为“诗三百”,《诗经》中大部分诗歌写成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通过历代学者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的研究得出了大致有“王官采诗”,“孔子删诗”和“献诗说”三种说法。

《诗经》的收集和编选

  • (一)王官采诗说:

《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官采歌谣,以观民风。”《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节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然后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为了了解民情。刘歆《与杨雄书》亦称“召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

  • (二)孔子删诗说: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诗歌3000篇,孔子根据周朝的礼仪标准选出了300篇,整理出了《诗经》,唐代孔颖达(疏解集注过《诗经》)、宋代的朱熹(曾对《诗经》进行过注解)、明代的朱彝尊、魏源等人都对此说持怀疑态度。

孔子讲学图

《左传》中记载,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不到十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季札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由此可以推测,在孔子出世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篇数和编排方法和今本《诗经》大致相同的总集了。

  • (三)献诗说:

当时周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各地诸侯献诗。《国语.周语》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土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矇诵。”

《诗经》书影

《诗经》的意义

诗中有画,景情并茂,朴素的诗句蕴含着当时的人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是那个时代人文风情的画卷。

诗中浪漫主义(描写诗经时代爱情的诗篇)和现实主义(描写诗经时代人们生活、役苦、劳作的诗篇)的永恒主题。

《诗经》构筑了一代又一代爱好文学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和充满坎坷的人生旅途上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求知若渴的学子们在浩瀚诗海中汲取营养。

《诗经》以其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绚丽而绮美的文字意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的那样:“《诗》正而葩。”《诗经》描写了古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与画面,才在中国传颂咏唱两千余年而不衰,脍炙人口数百代而不厌。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诗经》的内容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1. 风也称为“国风”,包括15个诸侯地区的诗,共160首,占《诗经》篇数的一大部分,这些诗大部分是民间歌谣。
  2.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首,这些诗都是周王都直接统治地区(京畿)的诗歌,这些诗是出自于朝廷官吏的作品。
  3. 颂分为“鲁颂”“周颂”“商颂”一共40首,主要是周王朝、鲁国和商代的统治者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活动的乐歌。

《诗经》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迷人的艺术魅力以及写实的精神,成为了我国诗歌史的开山之作,集大成之作。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艺术写作手法被后世历代诗人传承,学习,借鉴和应用。同时《诗经》也是一部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其中许多诗歌记载了关于商周民族起源的传说,商周之际的许多历史大事件和民族早期活动的史实。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的君臣制度,土地制度,如《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的赋税制度,如《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其中“彻田为粮”意思是耕种土地一百亩者,丈量彻取十亩土地的收入作为赋税。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的殉葬制度,如《国风·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有的诗歌描写了战争场面,如《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有的诗歌记载了天气现象,如《国风·邺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有的诗歌记载了天气历法,如《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无衣之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火,星名,又称大火,即星宿,天蝎座星。每年夏历五六月份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天空,方向最正,位置最高,以后就开始偏西向下降。

(《诗经·豳风·七月》诗意图)

有的诗歌记载了当时周王朝所发生的可怕的灾异,如《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我莫听。”

有的诗篇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农耕场景,如《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叹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的描写上层统治阶层王侯将相的,如《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也有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农夫戍卒的,如《小雅·鹿鸣之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关雎》——诗经的开篇诗

《诗经》的描绘和记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现状。今天一起赏析一篇反映当时爱情的诗篇——《诗经》中的开篇诗《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孔子曾评论此诗:“《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朱熹也曾评论此诗:“为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盖德如雎鸠,挚而有别,则后妃性情之正固可以见其一竭矣,至于寤寐反侧,琴瑟钟鼓,极其哀乐,而皆不过其别焉,则诗人性情之正,又可以见其全体也,独其声气之和,有不可得而闻者,虽若可恨,然字者姑即其辞而玩其理以养心焉,则亦可以得学诗之本。”

匡衡评论此诗:“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体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评论此诗为开篇诗,后世者认为:“言大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诗经》开篇诗。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我们暂且抛过古人的评论不说,此诗的美轮美奂是无与伦比的,这首诗创作形式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爱慕女子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在一般恋爱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位女子如果爱慕一位男子,也总要等他先开口,《诗经》创作的周代也更是如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表达形式更是为成为的有力见证。

娶个新娘回来,说一些情话,时不时地夸她是个美丽又善良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的相思之苦,爱慕之情,新娘子听了一定很高兴。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

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来之不易好好珍惜。

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美满幸福的婚姻是要以美好而又令人难忘的恋爱历程为基础的。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三六常识 鲁ICP备202202155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