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林语堂曾说过,“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陶渊明作为一个归隐田园的诗人,他的不朽诗篇,他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以及后世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可以说,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史上,陶渊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1 ~
原生家庭
陶渊明父亲,在陶渊明的诗中描绘是这样的“寄迹风云,寘兹愠喜”,“风云”在古代意味着涉身官场,可见他的父亲也曾经为过官,但具体事迹不祥。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曾做过太守。
流传总,有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一说,但无从考证,尚存争议。
~ 2 ~
成长经历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是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陶渊明有一个庶出的小妹,小他3岁。
在陶渊明8岁那年,父亲突然离世,从此家道中落。12岁时,他的庶母也离世。
陶渊明出生时,父亲有几处田园,他的少年时代也有着丰富的和土地、鸟兽鱼虫打交道的经历。这些童年时期在天垄上的丰富记忆,也为他后来弃官场归隐田园的选择留下了底色。
陶渊明小时候爱好读书,喜欢作词写诗,且他的学识还小有名气。在陶渊明还是孩子的时候,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他知道陶渊明虽然年纪轻轻的,但是很有名望,不知是真还是假,于是就想试试他的学识如何。
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淋菜,王知县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眯起双眼,打量着陶渊明,说:“你就是名叫陶潜的吗?”陶渊明忙说:“小人正是!”
王知县坐下,右手摸着嘴边的八字胡,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对陶渊明说:“我听人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对,好吗?”陶渊明笑着说:“请大人出上联吧。”
王知县环视四周,看到菜园里种有一畦向日葵,这些葵花刚刚开放,于是灵机一动,有了,他随口道出上联;雏葵俯枝,小脸盘可识地理?
陶渊明一听,知道这官员话中含有不信任的蔑视,表面说的是雏葵,实际上是暗中问自己,你这么年轻,能熟识田园里耕作之事吗?于是他略为思考,看见庭前的荷塘里,茁出鲜红的荷苞,于是就想出了巧妙的下联;新苞出土,大朱笔熟点天文。
陶渊明的下联也是话中有话,他的意思表面是说荷苞,实际是说自己,意思是我虽然被埋在污泥里,但是一旦出土,就能点天文地理。
王知县看了,暗中惊叹陶渊明的才思敏捷,但是还是不甘视弱,又出上联, 联曰:小孩子出言吞天口。这一联除了说陶渊明刚才的口气太大之外,用字上还有非常巧妙之处,因为“吞”是由“天口”两字组成,这样是非常难对的。
陶渊明想了想,随即对出下联;联曰:老大人苦究志士心。这下联,陶渊明除了表明自己不是口气大,而是靠苦学而成才。他用字巧妙,因“志”字是由“士心”两字组成。正巧工整对上比的“吞天口”的吞字是由“天”字和“口”字组成。
知县听了后才知道陶渊明果然很有学问,又立志苦学,不禁肃然起敬。便站起来和他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连赞叹道:“小兄弟!果然聪明过人,又有志气,佩服!佩服!”
陶渊明见他态度改变,也是谦逊诚恳地说:“还请大人日后多多指点。”说罢又拿过自己的习作,请知县指教。王知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自嘲诗,诗曰: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雏来揖客,挥毫坐谈禅,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王知县看后,对陶渊明更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忘年这交。
~ 3 ~
官场经历
陶渊明一生有过6次官场际遇,有5次他的确当上了官,但是当官的时间都很短,为官期间也没有什么政绩。
第一次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在陶渊明29岁那年,为了改善家里贫穷的生活状况,他选择了去当官,第一份差事是江州祭酒。这份工作属于一个比较基础的工作,身份地位比较卑微,而当时的陶渊明已经年近30,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说,对于一个心高气傲的文人,从事一份任人拆迁的基础性工作,也难免让陶渊明感到沮丧。
由于任职期间,陶渊明不愿意低声下气逢迎上司,所以辞去了职务。
后来又有人叫他去当主簿,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陶渊明对此十分厌恶,就没有应征就职,一直在家中闲居。
第二次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9),在陶渊明35岁左右,当时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看中了陶渊明的文才,召他为军府参军,掌管军中的文书簿籍。
虽然身在军营,但他的心里还挂念着他的家人,他的田园生活。在上任的第二年年底,他先后以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为借口,两次回浔阳老家探亲。上任后的第三年冬天,他的亲生母亲孟氏去世,他于是借口回家乡居丧,干脆离开了桓玄的军营。
第三次
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40岁时,他的服丧期满,正想找点事情做做。于是被当时的镇军将军刘裕召为参军,东下京口(今江苏镇江)赴任。这一次的军营官场,仍然没有栓住陶渊明的心。他终于还是离开了军营,回到宜丰故里,过起了“耕植”的田园生活。
第四次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三月,陶渊明41岁,当时的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想找一个可靠的人替他去京城递交一份辞职表。听说陶渊明是东晋名流陶侃之后,又曾为刘裕参军,故特示以“惠爱”,送给了他一个“参军”的虚衔,派他持表出使京城。
陶渊明心里看不上这个闲职,但由于“耕植不足以自给”,人穷志短,也就顾不上闲职不闲职了。想不到他完成了出使京城的使命之后,这“参军”一职也自然解除了。
以前都是他炒别人,这次却是人家炒了他的鱿鱼。
第五次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秋八月,陶渊明41岁,应辟为彭泽县令。
对这个“七品芝麻官”,陶渊明本来就没看上眼。只是因为当县令可以挣钱养家糊口,外加挣点喝酒的小钱罢了。
因此,当他又碰到被迫逢迎上司的违心事又适逢胞妹去世时,终于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和“回家吊丧”为由,自解印绶,归隐田园。而自此之后,他就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直到老死。
~ 4 ~
情感婚姻
陶渊明一共有过三任妻子。
第一任妻子:
公元376年,在陶渊明25的时候,他迎娶了第一位妻子,成家立室。结婚之后移居到浔阳县城,陶渊明先是靠教书为生,后来又到江州刺史王凝之手下任别驾祭酒,不辞而归。
陶渊明的母亲和妻子怕他会在官场分心,所以并没有及时告诉他贤妻怀孕的消息,想着先瞒一段时间。后来陶渊明回家后知道了这个消息十分欣喜,毕竟自己也到了当父亲的年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重子嗣,他们一家人自然是很高兴。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陶渊明的第一任妻子在临盆的时候发生意外,眼看着妻子难产,孩子也只是伸出一条腿,他和一家人都束手无策,最终妻儿都离他而去了。当时的陶渊明也曾万念俱灰,无奈在悲痛中为妻子办了丧事。
第二任妻子:
公元385年,34岁的陶渊明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妻子。
在这段婚姻中,他和妻子有过一段十分幸福的婚姻生活。婚后第二年,他们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唤其阿舒,这个孩子的降生给全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欢乐。两年后,他们的第二个儿子阿宣也降生了。喜上加喜的是,阿宣才刚刚会跑,他和妻子便有了一对双胞胎,阿雍和阿端。对于这几个儿子,陶渊明甚是喜爱,尤其对阿雍和阿端疼爱有加,他常常在深夜读书的空闲之际偷偷去看这对双胞胎,看着两张一模一样的可爱小脸,陶渊明的内心自是十分温暖的。
不料,在他和妻子的生活正美满幸福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贤妻因操劳过度得了痨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陶渊明十分痛心。
第三任妻子:
陶渊明的第三位妻子姓翟,贤惠能干。
在第二任妻子去世后,家里的重担都落到陶母的身上,陶渊明每日去教书,母亲照看四个孩子,家务活根本顾不过来,于是亲戚朋友便又给他说了这门亲事。
陶渊明的这任妻子虽然比他小了整整12岁,但操持家务、下地干活都难不倒她。翟氏对婆婆很是孝顺,尽心侍奉。陶渊明平时只管专心教书,妻子把家里治理得井井有条,对他的四个儿子也是尽心抚养。
陶渊明与翟氏结婚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乳名阿通。
然而关于爱情和婚姻,是陶渊明诗歌里缺失的内容。但也并非完全空白,只是提及妻子的文字寥寥无几,而这寥寥无几的文字里,还散发出不融洽的气息。
公元405年,四十出头的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仕。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记载有一段关于这个时期的文字:“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这段文字讲的是,陶渊明当了县令之后得了一百亩公田,陶渊明爱酒,人尽皆知。他打算把得来的田亩全部用于种高粱,因为高粱酿成的酒芳香扑鼻。想到一百亩高粱舂酿而成的美酒在不久的将来等着自己,陶渊明心里不禁喜滋滋。
可是,他的妻子翟氏坚决反对,她要种粳稻。理由很简单,酒不能当饭吃。或许,当时她还气呼呼地质问丈夫,全种高粱,你有酒喝了,难道让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吗?二人争执一番,结果各让一步,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粳稻。
也是这一年年底,陶渊明因“不愿五斗米折腰”事件主动辞职回乡,一百亩公田也就没了,高粱和粳稻的筹划最终落空。
陶渊明,关于妻子的悭吝文字中,也有过畅快的描绘,比如在他50岁那年的秋天,一位朋友从庐山下来拜访他。两人免不了饮酒、作诗一番。陶渊明作了一首《酬刘柴桑》,结尾写道: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5 ~
田园诗祖
陶渊明的诗,质朴纯真,佳句迭出,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田园诗派开山鼻祖。且他不仅诗名鼎盛,散文的成就也极高,《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都是千古名篇。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并无世俗交往来打扰)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鸟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 6 ~
陶渊明的人生志向
生在东晋末期,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
这使本来抱有出世之心的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
而他出入官场,面对权力争夺之中的卑污血腥阴谋,那些打着崇高道义幌子的劣行,都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
平淡醇美
人们惯常用“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来概括陶诗的风格。
那是因为,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渊明的诗的特点还在于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
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
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有几十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
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平淡醇美、旷洁悠远的外貌。
焦虑、反抗
但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平淡醇美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在这背后,是陶渊明的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
鲁迅先生就曾指出,陶渊明的诗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内容关系到晋、宋朝代更迭的一些政治大事。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
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
陶渊明为官的结果,获得的是苦痛与烦恼,因他“质性自然”,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率性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辞去官职,意味著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著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但是继续留任,便是违背自己的真性情,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钱”而如此,在陶渊明看来,真是大大不值得。
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沈,心中时时呜咽悲鸣,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他因为透彻了解自己,才能毅然决然舍弃安适的生活及世俗的虚名。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唯有归回田园,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辞官归隐后,生活并不顺利。不谙农事的陶渊明种田常是“草盛豆苗稀”,这使得他不得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辛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时挂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现实的生活才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与心志。
陶渊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安适,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会坚持下去,只求“愿无违”。
虽然陶渊明最后死在他所厌恶的时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未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对得起自己的灵魂,死在山林的怀抱中,拥抱所爱的自然,这样,也是死而无憾了。
~ 7 ~
素一说
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他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晚年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梁实秋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可以说,陶渊明的“隐士”身份,影响了后世的千秋万代。他那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更受到了不同时代的文人志士的传承和膜拜。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大影响。从小在田园间长大的陶渊明,对乡土生活、对质朴的田园生就带着亲切感,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事什么,都心向故土、心向田间生活。
也许在现代人看来,当初那个时代,是没有更好的出路,所以被迫无奈、陶渊明只能选择归隐田园,然而无论何时,人的选择都是千千万条路,但是哪一条路是自己要走的路,往往会问本心,就像一个作家,他写的作品,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童年一样,陶渊明深爱童年经历的一切,爱那份在田间耕作、无拘无束的自由,他被原生家庭,儿时的经历给了他深深的羁绊,也是这份美好的记忆,让他毅然决然回归本心。
一个男人,仕途不顺,工作没有成就,不能带给家人很好的物质生活,这些现实无论有多么深刻的时代原因在、但在当时当刻的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颓废、窝囊。
但陶渊明超越了世俗的看法,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意志消沉,他寄才情于诗篇,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数百篇佳作,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引古喻今,在复杂而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陶渊明的那份恬淡,放下对名利对物质的我执,用一双能挖掘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质朴、美好、纯真的东西,放慢脚步,甘于平凡,守住本心。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三六常识 鲁ICP备202202155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