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李峰技术赵天宇》大结局在线试读 《李峰技术赵天宇》最新章节目录

100人浏览   2025-09-23 22:46:05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活成了一个幽灵。

我的世界被压缩进了卧室里那块二十七英寸的显示屏中。白天拉着窗帘,隔绝阳光,也隔绝那个没有我的高考冲刺班。夜晚,当整个城市都沉睡时,我的大脑却在**的**下高速运转,与全球不同时区的数据流共舞。

父亲和母亲没有再多问什么,他们只是每天准时把饭菜放在我门口,然后轻轻地带上门。我能从门缝里看到他们担忧的眼神,但我没有时间去解释。我必须争分夺秒。

我编写的爬虫程序像一群孜孜不倦的工蚁,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从互联网的深处搬运着信息。几天下来,我的硬盘里塞满了数百G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庞杂而混乱,包含了赵氏集团及其关联公司近十年来的所有公开痕迹。

这是一片信息的汪洋,而我就像一个孤独的航海家,试图在这片汪洋中找到通往新大陆的航线。

起初,我毫无头绪。我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公司的财报、股价、新闻舆情进行建模,得出的结论和那些财经分析师大同小异:这是一家运营稳健、前景光明的企业集团。赵卫国就像一个精明的棋手,每一步都走得滴水不漏。

我一度感到挫败。难道他真的毫无破绽?难道金钱构筑的商业帝国,真的坚不可摧?

我不信。

任何看似完美的系统,都必然存在熵增,必然会留下微小的、不合逻辑的痕迹。我需要的,是找到那根能引发雪崩的、最不起眼的线头。

我改变了策略。我不再关注赵氏集团的主体,而是将分析的重心,放在了它旗下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子公司和被投资的初创公司上。大型企业的审计和监管都极为严格,很难留下明显的把柄。但那些边缘化的、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我的程序重新开始筛选和关联。这一次,我设定了几个异常指标:非正常的现金流波动、与主营业务不符的高额支出、以及管理层信息模糊。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当窗外泛起鱼肚白时,我的程序终于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一个名字,在数万条数据中,被高亮标记了出来。

“蓝海科技有限公司。”

我盯着这个名字,眉头紧锁。在我的记忆里,赵氏集团的版图中并没有这样一家出名的科技公司。我调出它的资料,**息少得可怜:一家成立于五年前的小型软件外包公司,注册资本仅一百万,年报上常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在赵氏集团庞大的商业帝国里,它就像一颗毫不起眼的沙砾。

然而,就是这颗沙砾,却触发了我的全部三项异常警报。

首先是现金流。它的年利润只有区区十几万,但每个月的流水却高达数千万,而且是大进大出,从不留存。这些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都指向了几十家注册在海外避税天堂的空壳公司。这根本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该有的财务模型,倒像是……一个专业的洗钱通道。

其次是支出。我发现蓝海科技每年最大的一笔开销,是支付给某家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租赁和带宽费用,金额高得惊人,足以支撑一个中型视频网站的运营。一家做软件外包的公司,需要如此强大的服务器资源干什么?

最后是人。这家公司的法人和高管,全都是履历平平的普通人,唯独一个人除外——首席技术官(CTO),李峰。

我将“李峰”这个名字输入搜索引擎。很快,一些陈年的信息浮现在眼前。十年前,李峰曾是国内小有名气的技术天才,大学期间就开发出了一款颇受欢迎的下载软件。毕业后他创立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一度风生水起,拿到了千万级别的融资。但后来,因为一次重大的安全决策失误,导致公司核心数据泄露,一夜之间破产倒闭,他也从此销声匿迹。

一个曾经站在技术浪潮之巅的天才,为什么会屈尊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甚至财务状况可疑的小公司里,当一个默默无闻的CTO?

这所有的不合理,都指向了一个答案:蓝海科技,是一个幌子。它从事的,绝对不是软件外包这种阳光下的生意。

我的心脏开始剧烈跳动,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我苦苦寻找的线头,终于被我抓住了。

接下来,我需要证据。

我没有试图去攻击蓝海科技的服务器。那是违法的,而且以李峰的技术背景,对方的防御系统绝对不容小觑,一旦被发现,我将前功尽弃。我必须用更聪明的方式。

我的目标,是李峰本人。他是这家地下工厂的技术核心,也是最可能留下破绽的薄弱环节。

我开始构建李峰的数字画像。我翻遍了他所有能找到的**息:陈年的博客、早已停更的微博、以及他在技术论坛“代码之光”上留下的几百条帖子。我分析他的语言习惯、技术偏好,甚至是他喜欢的电影和音乐。

我发现,李峰是一个纯粹的技术理想主义者。在他的博客里,他痛斥过巨头公司的技术垄断,也表达过对开源精神的向往。他破产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采访里,他说过一句话:“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使用技术的人有。”

这句话,让我看到了突破口。一个有技术信仰的人,哪怕走错了路,内心深处也一定会有挣扎和矛盾。

我需要一个身份,一个能让他放下戒备,并与之产生共鸣的身份。

于是,一个名为“Zero”的虚拟人格,诞生了。

我为“Zero”注册了全新的邮箱和社交账号。我将“Zero”设定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黑客,天赋异禀,桀骜不驯,信奉技术自由,对现有的网络秩序充满质疑。这几乎就是我内心的另一面。

然后,我开始“钓鱼”。

我没有直接联系李峰,而是去了他曾经最活跃的那个技术论坛“代码之光”。我用“Zero”的账号,发表了一篇技术长文,标题是《关于去中心化匿名网络协议的构想与实现》。

这篇文章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我融合了自己对密码学、P2P网络和区块链技术的理解,精心撰写而成。其核心思想,与李峰多年前在他博客里提出的一个不成熟的构想,不谋而合,但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比他当年的想法要完整和激进得多。

我在这篇文章里,埋下了一个只有顶尖高手才能看出的、极其精妙的钩子。

做完这一切,我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的同时,我也没有闲着。我知道,要跟赵卫国这种级别的对手博弈,我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资本。我不能再让父母为**心了,我必须经济独立。

《李峰技术赵天宇》大结局在线试读 《李峰技术赵天宇》最新章节目录 试读结束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三六常识 鲁ICP备2022021552号-7